懒熊体育昨天我要分享
足球培训在体育教育赛道上属于比较特殊的存在,足球在中国受关注的程度与孩子接受足球培训的意愿和兴趣远不成正比。近年来,对外公布融资的足球培训机构也屈指可数,相对也比较分散。
但现在足球培训正在迎来几个好的趋势:从国家队层面讲,随着归化工作展开,一大批优秀球员加入中国队,如果能打入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势必将进一步激发群众对于足球运动的热情。
从参与群体上看,教育部在7月23日发布《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报告》(2015-2019)(以下简称《报告》),其中提到校园足球成才发展通道已初步打通,并不断吸引和带动越来越多的学校、家长支持孩子参与足球运动。另外,校园足球工作开展也强调了基层人才培养,这可能跟姚明提出的“小篮球”方向一致,培育和储备基层人才,广泛培养孩子兴趣,最终实现一项运动的发展。「熊孩子」特地从《报告》中整理出了三个关键词和下一步工作重点,和大家分享。
育人、兴趣和成才通道
7月中旬,清华大学体育部中国足球中心首席研究员葛惟昆曾在一次报告中指出,足球不仅是运动,更是教育,足球发展的基础在教育。“青训和学校教育是不能脱节的。我们的目标本身是教育,而不是单纯出足球运动员。”葛惟昆说道。
从《报告》中也可以看出,育人被摆在了校园足球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在所特色学校中,足球发挥着“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的育人”的功效,“让学生在足球运动中学会尊重、学会合作、学会助人、学会自律。”
更重要的是,在塑造学生品格同时,学生通过足球运动也提高了身体素质,为提升学业提供了健康保障。《报告》中指出,据学生体质健康系统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显著优于非校园体育项目特色学校,2016年至2018年的学生体质健康综合评定结果显示,3年的校园足球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的优良率和达标率均高于非校园体育项目特色学校学生,特别是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学生的优良率在3年里持续升高,增幅明显高于非校园体育项目特色学校,而体质健康不合格率呈逐年下滑的趋势。
开展校园足球收效明显,但和其他任何体育项目、艺术活动一样,兴趣培养决定孩子的“持久度”,没有兴趣领进门,再多的优秀案例也是空谈。不久前新华社一篇报道中曾提到,世界足球强国大多从幼儿5岁左右开始进行足球启蒙教育。为了增强足球兴趣培养,教育部在2019年9月决定开展足球特色幼儿园试点工作,计划在2019年遴选建设3000所足球特色幼儿园。对此,微博